..start..fly..

扫一扫
Guestbook

Home / Cell /Experiment / 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法探讨

<< 贴壁细胞培养(attachment culture)的优点用流式测小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周期的一点总结 >>

1.1 心肌细胞的培养
取24h内Wister大鼠,在其心脏跳动时将心脏取下,小心剪取心室组织,用冰PBS液清洗干净后,将组织反复剪成0.5~1mm3的小块,加2~3滴细胞培养液,用吸管轻轻吹打后分次吸取组织块悬液,将其均匀排在75ml培养瓶底壁上,轻轻翻转培养瓶,加入含150ml/L胎牛血清、0.1mmol/L 5-溴脱氧核苷 (5-Bromodeoxyuridine;Brdu)的高糖DMEM 3ml培养液,做好标记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30~40min后,待组织块略干能贴于瓶壁上,再缓慢、轻轻地将培养瓶翻转,使培养液浸泡组织块,继续静止培养。

每天小心取出培养瓶置于相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2h后就可见组织块周边有细胞伸出,1天后周围爬满细胞,3~4天后多数连接成片,可进行传代,用吸管轻吹组织块使其脱落移出,加入0.1%胰蛋白酶1ml,放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约3~5min后部分细胞呈圆形,在瓶上做好标记,弃去胰蛋白酶液加入含有0.1mmol/L Brdu培养液5~10ml在标记处反复吹打,计数板计数细胞5×105/ml,根据需要传至培养瓶(板)中培养,多数3~4天后长成致密单层可用于实验。

1.2  培养心肌细胞的鉴定
1.2.1 心肌细胞形态观察
常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心肌细胞搏动情况,并随时用Leica DMIRB Microsystems记录(Leica, 德国);取培养心肌细胞单层飞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片。培养细胞用0.1%胰蛋白酶消化后,离心,沉淀固定,送电镜室制片,透射电镜观察并摄片。

1.2.2  细胞成活率的测定  取细胞悬液,并作适当稀释106/ml,按9:1加入0.4%台盼篮溶液混匀,显微镜下用计数器计数活细胞和死细胞。

1.2.3  鼠抗人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5)的检测
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treptavidin peroxidase conjunction method, 简称S-P法)。

具体步骤如下:

单层细胞飞片清洗后95%酒精固定30min;PBS洗5min×3,滴加3%H2O2室温孵育10min;

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min,正常山羊血清工作液封闭,室温孵育10min;滴加适当比例的一抗工作液,37℃孵育4℃过夜;PBS冲洗,5min×3,滴加生物素标记二抗工作液,室温孵育20min;

PBS冲洗,5min×3,滴加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室温孵育20min;

PBS冲洗,5min×3,滴加新鲜配制的DAB显色液显色5~10min;

苏木素复染5~7min,1%稀盐酸分化1min,自来水返蓝;酒精剃度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并摄片。

2  结果


2.1 心肌细胞形态  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传代细胞未贴壁呈圆形,贴壁后生长逐渐呈梭形、多角形,胞核1~2个、呈圆形、具有1~2清晰的核仁,细胞大小均匀,生长迅速,单个细胞自行蠕动,当生长成片后可见呈岛屿状搏动,搏动频率130~150次/分。培养心肌细胞HE染色细胞形态饱满、细胞膜完整;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完整,胞膜皱褶整齐,细胞中肌丝、线粒体清晰、分布均匀,细胞核完整。(图1~3)

2.2  心肌细胞成活率测定  计数500个细胞,27个染色阳性,成活率94.6%。

2.3  肌动蛋白免疫细胞化学反应镜下观察  肌动蛋白HHF35经S-P法培养的心肌细胞胞浆呈现深浅不一的棕褐色阳性表达,任选5张飞片,分别计数100个细胞,阳性细胞达96.4%(图4);而用PBS代替一抗其结果均为阴性。

3  讨论
构成心脏的细胞中约有80%为心肌细胞外,还有主要为成纤维细胞等非心肌细胞,本实验所取组织块尽量细小外,并一定要冲洗干净,放入培养瓶内时培养液不要过多易于贴壁,翻转瓶时间不要过长避免干涸,采用此种方法主要是便于心肌细胞迅速贴壁生长,培养液中加入Brdu抑制成纤维细胞DNA合成达到抑制增生的目的[1];传代时先吹去组织块,然后依据心肌细胞的特性,快消化、轻消化,可看到细胞形态小的心肌细胞变圆,而细胞形态大的成纤维细胞仍伸展,立即中止消化迅速传代,仍用含有Brdu的培养液培养,3~4天后细胞形成致密单层即可进行实验。

此种方法培养的细胞可能与含有少量成纤维细胞促进心肌细胞贴壁和生长,有研究报道[2]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有提高心肌细胞贴壁率及搏动率的作用,表明有促进心肌细胞搏动和生长的因子,也提示成纤维细胞与心肌细胞间可能存在着某种信号联系。

我们也观察到培养的心肌细胞成片搏动长达20多天。

心肌细胞搏动表明具有自律性的心肌细胞活性和状态良好;心肌细胞HE染色观察形态和贴壁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可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肌丝和线粒体活性等[3];对台盼蓝摄取反映细胞膜损伤和细胞死亡;肌动蛋白HHF35免疫细胞化学反映在细胞浆中阳性表达,可间接反映心肌细胞纯度。

通过反复实验我们体会到:
①要选择24h内的新生鼠,而以12h内培养效果最佳。

②严格无菌操作,打开胸腔后迅速摘取跳动的心脏,操作要熟练快捷。

③细胞贴壁生长成致密单层后尽早进行实验,否则会降低心肌细胞的纯度,不利于对单纯心肌细胞的研究。

④传代消化时胰蛋白酶浓度不要过高,时间不要过长,最好在显微镜下观察,以免较牢贴壁的非心肌细胞浮起。

⑤选用飞片要薄,要紧贴培养瓶(板)不要留有气泡,可滴加少许培养液后再放置飞片。

⑥要注意培养液的稳定性,适量的血清浓度,适宜的pH。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生长迅速、纯度高、活性好的心肌细胞。

原文地址:http://www.bbioo.com/bio101/2005/4856.htm

Related Posts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SKY..fly..[www.sky.gs]

本文链接: https://www.sky.gs/experiment/primary-cardiomyocyte-culture.html

QR:  原代心肌细胞培养方法探讨

Leave a Reply

Code (☆)7+2=?


Websites powered by Wordpress6.7.1 Copyright © 2009-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   SKY..f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