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tetrics and Gynec
-
妊娠合并糖尿病新生儿护理常规
足月新生儿全血血糖<2.2mM可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
1.新生儿娩出30min开始定时滴服10%葡萄糖水5-10ml/kg/h,2-3小时一次,同时早开奶。如果生后2h血糖水平低于2.4mM,即使给予10%葡萄糖溶液每日3-5ml/kg/h静脉滴注,多数新生儿在生后6h内血糖恢复至正常。
2.出生时查脐血血糖,生后30min,之后12h内每2-4h检测血糖一次,即生后2h、4h、6h、10h、12h各测血糖一次并记录。
3.经皮测胆红素2次。
4.保暖预防低体温并做好抢救准备。
-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基本原则
1.红细胞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2.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血小板计数是50-100×109/L,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如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渗血,不受限制
3.新鲜冰冻血浆
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患者自身血容量)
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紧急对抗华法令抗凝血作用
4.冷沉淀
纤维蛋白原<0.8g/L
5.全血
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
持续活动性出血,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30%
6.注释: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到机体的组织细胞;
失血达总血量30%才会有明显的低血容量表现,年轻体健的患者补充足够液体就可以完全纠正其失血造成的血容量不足;
全血或血浆不宜用作扩容剂;
血容量补足后输血的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首选红细胞制品;
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结合红细胞输注,也适用于大量输血;
无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只要血容量正常,红细胞压积达0.20(Hb>60g/L)的贫血不会影响组织氧合;
急性贫血患者,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输出量的增加及氧离曲线右移而代偿;
心肺功能不全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Hb>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运输;
手术患者在血小板>50×109/L时,一般不会发生出血增多;
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
分娩妇女血小板可能会低于50×109/L(妊娠性血小板减少)而不一定输血小板;
因输血小板后的峰值决定其效果,缓慢输入的效果较差,所以输血小板时应快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
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
即使患者血液置换量达全身血液总量,实际上还会有1/3自体成分(包括凝血因子)保留在体内,仍然有足够的凝血功能;
休克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可导致消耗性凝血障碍;
FFP的使用,必须达到10~15ml/kg,才能有效;
禁止用FFP作为扩容剂;
禁止用FFP促进伤口愈合;
7.内科输血指南
红细胞
血红蛋白<60g/L或Hct<0.2考虑输
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50×109/L,不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10-50×109/L,伴有出血,可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
新鲜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特别是Ⅷ因子)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
普通冰冻血浆
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
洗涤红细胞
用于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肝肾功能障碍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
冷沉淀
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
纤维蛋白原<0.8g/L
全血
急性出血引起血红蛋白<70g/L或Hct<0.22出现失血性休克
也可不输全血,用红细胞
用晶体液或胶体液扩容仍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主要输血方案
8.总结
其实输血对于所有的科室都是很重要的,对于初上临床的来说,其实换算也还是很简单的:
12g>>5L
1g>>400ml
7g开始输血,而且要达到7g或以上
1U>>200ml
所有很快就可以算出需要几个U的血制品了的。
...READ MORE